来稿单位:鼓楼区委宣传部
12月27日下午,在南京长江大桥全面建成通车56周年之际,南京市滨江中学在阶梯教室举行“我在大桥下读书”大思政课程发布仪式暨“共读南京党史”专题阅读活动。南京市委党史办副主任吴伟,南京市委宣传部一级调研员张发强,南京市教育局一级调研员蒋希波,南京报业传媒集团编委会主任、金陵瞭望杂志社总编辑赵文荟,南京晓庄学院党委常委、宣传部长李震,鼓楼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程,鼓楼区政府副区长陈海涛,鼓楼区关工委副主任周越古,鼓楼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区委教育工委书记侯正永,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资深教授卫兆骥、单踊等嘉宾以及兄弟单位、汇文联盟校领导、家长代表、滨江中学师生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领导致辞
鼓楼区教育局局长侯正永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滨江中学“我在大桥下读书”大思政课程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及整合区域资源、打造特色思政课程上做出的思考与探索,希望滨江中学以此为契机,深入挖掘地方文化和历史资源,将思政教育与学校的特色发展相结合,让思政教育在校园里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桥畔思政
滨江中学党总支副书记、校长张文佳向来宾们介绍“我在大桥下读书”大思政课程。她从学校历史及地域特点、大桥思政课程开发初衷、内容、过程及目前取得的成果等方面展开,阐述这一思政课程对于学生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的重要意义和积极影响。
思政启幕
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与期待的目光中,市委党史办副主任吴伟,市委宣传部一级调研员张发强,南京市教育局一级调研员蒋希波,南京报业传媒集团编委会主任、金陵瞭望杂志社总编辑赵文荟,晓庄学院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震,鼓楼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程,鼓楼区政府副区长陈海涛,鼓楼区关工委副主任周越古,鼓楼区教育局局长侯正永等领导走上主席台,共同按下按钮,“我在大桥下读书”大思政课程正式启动。
殷切希望
南京市教育局一级调研员蒋希波在讲话中强调了思政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他希望滨江中学依托南京长江大桥这一独特教育资源,创新思政教育形式,打造更多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思政教育场景,引领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他鼓励同学们用心去感受大桥独特的精神价值,在实践中增长见识,成长为有担当、有情怀的新时代青年。
桥史育魂
南京长江大桥宛如一座不朽的丰碑,其建成通车的荣耀背后,是无数先辈倾洒的热血、奉献的青春以及闪耀的智慧结晶。刘华骏老师和同学们带来的“我在大桥下读书”课程第一讲,宛如一把钥匙,缓缓开启了共读南京党史这部波澜壮阔史书的精彩扉页,引领着我们回溯历史、追寻先辈足迹,从中汲取奋进前行的精神力量。
课堂别出心裁地划分为“旧时艰难过江路”“齐心协力造大桥”“我为祖国守大桥”以及“大桥精神助成长”四个篇章。师生们通过查阅资料与实地走访,向大家汇报了对大桥建造渊源、历史脉络以及重要作用等方面的寻访成果。
不仅如此,他们还邀请到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的卫兆骥教授、南京晓庄学院小红灵实践队及原武警南京支队守桥中队的张鹏磊班长亲临现场。这些嘉宾从各自独特的视角出发,将与大桥紧密相连的故事一一铺陈开来,既有深入浅出的理论阐释,又有鲜活生动的亲身经历。台下听众沉浸其中,被这一段段翔实的历史资料和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深深吸引,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现场气氛热烈而温馨,仿佛共同穿越时空,领略了南京长江大桥的前世今生与精神内涵。
院士桥情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单踊教授作《钟训正院士和他的六十载桥堡情怀》专题讲座。单教授以专业且深情的视角,用丰富的资料与生动的讲述,从钟院士的求学经历、工作履历引入,阐述其在建筑领域的杰出业绩,着重解读了钟院士与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的深厚渊源。在场听众无不深受触动,仿佛一同走过了钟院士那些熠熠生辉的岁月。
南京市滨江中学“我在大桥下读书”大思政课程发布仪式暨“共读南京党史”专题阅读活动圆满结束。通过本次活动,学校将思政教育与地方历史文化深度融合,引导学生从南京长江大桥这一历史地标中汲取精神力量,弘扬崇高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这不仅为学生们开启了一扇了解党史与地方发展的窗口,也为学校思政教育注入了新活力,激励着滨中学子在红色精神的滋养下,志存高远、奋勇前行,书写属于他们的青春华章。
人已打赏 >
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