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门槛可以低,内容底线不能破

近来,微短剧成为影视行业的热门赛道,作品井喷。《2023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为373.9亿元,同比增长267.65%。网络微短剧,这个时长从几十秒到十几分钟不等,以“爽剧”“神转折”为关键词的短视频连续剧,逐渐成为不少人业余生活的“电子榨菜”。 

网络微短剧的爆火吸引了大量的创作者涌入市场,导致业界生态良莠不齐。今年3月,网络微短剧《老师不要跑》就因存在剧情低俗,台词、画面、情节涉及严重软色情等违规情况,被全网下线、查删、下架。网络微短剧在引人“上头”的同时,给监管部门抛出了新的“课题”。部分网络微短剧为了“纯爽”,忽视了社会价值和思想价值,产生了内容低俗化、题材同质化、创作低智化等痛点难点,不利于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狗血套路很误导人”“该好好管管那些雷人剧情了”等网友热评,也反映出大家期待对微短剧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治理。

追求爆款的出发点无可厚非,但无底线的输出断乎不可。更何况,微短剧虽然短小,并非就不能有内容厚度与思想高度。比如,深圳卫健委率将卫健工作融入“霸道总裁爱上我”的故事,使网友们对不懂医学常识的“癫公癫婆”记忆深刻;四川乐山打造《我的归途有风》,以“微短剧+”文旅吸引了广大游客前往乐山追风,为文旅产业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事实证明,要出圈不一定非要围着“老梗”打转,树立精品意识,在质感中寻找网感,微短剧同样可以走出更高远的格局。

深耕网络微短剧,国家始终以“精品创新”推进“良法保障善治”。伴随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网络微短剧行业健康繁荣发展的通知》正式实施,网络微短剧行业的野蛮生长开始走向成熟。国家通过明确微短剧施行分类分层审核,开展针对“雷剧、神剧”、诱导付费、维权困难等问题的专项治理,推广优秀的自媒体“网络微短剧”作品等方式,促进网络微短剧由“粗加工”走向“精加工”,打造了向上向好的行业发展空间。

更好地释放网络微短剧的巨大传播潜能,除了加大监督,还需以“压实主体责任”推进“释放社会向善效能”。网站平台加强审核,做好内容管理,为优质精美的作品给予流量扶持;制作方端正创作态度,带来优质内容,用品质提升口碑等等,为微短剧的良性发展注入市场“强心剂”。

简言之,短剧不能“短视”,创作门槛可以低,但内容底线不能破。网络微短剧作为新生力量,要从高流量走向高质量,从“追爆款”走向“成精品”,还需回归“内容为王”的创作本质。在向“精品化时代”迈进的进程中,净化产业生态、坚持内容为王,才能实现“微而不弱、短而不浅”,成为传播价值的新鲜力量,创造一个展示真善美的网络微短剧“数字晴空”。(奚梦予)


天权链存证书

加载更多评论

人打赏了这篇文章

加载更多内容

关闭